趣读坊>玄幻>长河奔逝 > 殇城守护
    1938年武汉沦陷,《武汉日报》迁往宜昌,宜昌相继陷落,再迁恩施。

    战时国民政府千疮百孔,自顾不暇,即便号称华中喉舌,直属中央宣传部也罢,报社衣食无着、复刊乏计、坐困愁城。无奈之下,宋社长携主编曼群,赶赴重庆,请示交涉经费。

    曼群家乡位于巢湖北岸,属于滨湖平原区,第一次来山城重庆,这里山高水长,相比较家乡的风景仿佛是平面画,而山城的风景是则是立体画。

    山城坡坎道蜿蜒曲折。不论向上向下行走,高度每变化一米,因视野、角度的不同,周围景色都会呈现出新的变化。也许重庆人性格爽直,不喜欢藏着掖着,就事论事,快意恩仇,也许就是知道,同样的人或者物,角度不同,看法也必然不同,不必过于纠结。

    “主编大人,今天辛苦你再去部里找吴处长看看,我们的报告呈上去,犹如石沉大海,希望这次能有新消息,恩施那边又在电报催缴钱粮了。”来重庆之后,这是宋社长一边苦笑,一边常常对曼群说的话。

    重庆成为战时首都,整个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国民政府的主要部门便集中在以上清寺为中心的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亦位列其中。

    为此,自来渝后,相隔几天往返上清寺成为曼群的必修课。

    军阀混战,乱世无情,上清寺早已无寺。

    在抗战期间,上清寺已经是旧城扩张后所形成的新城区域。

    若以上清寺街心花园为圆心,分别可至美专校街、国府路、牛角沱、嘉陵江码头及曾家岩。两条出城公路——南区路和北区路,在上清寺区域交汇。

    军、政、商界的新贵在曾家岩、上清寺、牛角沱、桂花园一线买地建公馆,新式建筑在上清寺干道两侧出现,形成新城区。抗战爆发以来,这些公馆大多被民国政府要员征用。

    山城平地少,为此,在这片区域,密密匝匝分布着桂园、潘园、特园、周公馆、范庄等等重要人物的宅邸,这还不包括散布在上清寺那些高低起伏的树林里,更有权势的民国大佬的官邸。

    五月份的山城,阳光明媚,空气通透,作为“雾都”重庆难得地展示出清晰的城市轮廓和景物细节。

    曼群沿着李子坝正街去往上清寺,重复着几天一次的“要钱要粮”之旅,毕竟在恩施,还有几十号报社同仁等米下锅。

    上清寺临江地段均为岩坎,隔着奔涌的嘉陵江,从上面眺望江北,除相国寺等少许建筑外,全是农田,袅袅炊烟竟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