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仅仅只用时间来平复这些自然还是不够的。
朱子龙的参谋团队,还给出了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的提议,这和朱子龙的想法不谋而合。
后世的美帝选个总统,个人都能花上十几亿来做广告战宣传。这大明搞个变革,还不得只少花几百亿来,进行长期的国民洗脑宣传?
用一句现代的话来总结,占领宣传阵地。为个人多露脸,则个人出名。
为政策多露脸,则政策施行快速通畅,效果显著。
一时间,结果自然是规模越来越大,京师还有其他的报纸,也都搀和进来了。整个大明各路文人和官员,都往报纸投稿,发表自己的见解,各陈利弊,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主流观点,必须符合正面观,也就是要水军,要喝血,嗯,少反对意见。
最终邸报全国,新的科举和国会等制度,算是出台了。
一切的一切,朱子龙的理解就是,只要军队不乱,大明的未来在自己手上,只会越来越好。
当然,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朱子龙要做的事情太多,大明这边有自己人帮忙,内部各势力自我磨合,又拉上了帮手后。他的工作重心,也开始渐渐放在其它地方了。
比如说,东三省自山海关以外,通了火车的事。
朱子龙就亲自过去,试行一下,顺路再次试查一下。这回可是全程军队保护,刺杀什么的,外人想都不用想了。
虽然路上的火车站看上去还有点简陋,火车车厢看上也很丑陋,但是火车头是现代的。这速度,自然是马车不能比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