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初期,王龁取道渭水入黄河上溯抵达汾河口,然后进入汾河抵达新田。
王龁循汾河抵达新田后,立即溯着浍河以及其支流而上抵达了黄父,即险要的乌岭关。
乌岭关海拔1400多米,是附近一带的制高点,秦军登临其上即可东西远眺,以做敌情观察。
走下乌岭关,秦军又转入梅河河谷到达水草丰美的河滩地马邑,之后迅速转入沁水河抵达端氏邑。
当秦军携愤懑之气抵达端氏邑时,立即对廉颇的空仓岭防线发动了持续不断地攻击。
“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献赵军,取二彰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最终,赵军放弃了空仓岭,退到了丹水东岸。丹水比空仓岭更易防守,且不会受到天井关的秦军夹击。
廉颇以水宽谷深的丹水为依托,全力加固防线。同时,制高点大粮山和韩王山可鸟瞰丹河河谷数十里,敌我动静,几乎全被廉颇掌握。
“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廉颇的固守,让秦军一筹莫展,始终不能跨过丹河。
至此,秦赵两国便只能进入长久的对峙以及国力的比拼。
兵法有云“久暴师则国用不足”,长平之战,实际上比拼的是秦赵两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邯郸距离长平230多公里,咸阳距离长平530多公里,秦军主力千里迢迢到长平与赵军决战,消耗要比赵军大得多。
但是,赵国运送粮食需要翻山越岭,途中损耗较大,而秦国掌控着水道,路途虽远却十分方便。
细细对比的话,就会发现占据主场的赵国毫无优势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