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艺妃话里的意思,这个故事灵感是为了交毕业作品,可这样的毕业作品如今出现在戛纳这个国际舞台上,他们觉得非常有趣。
“你是如何将一个故事灵感创作出《希望》这样的剧本的呢?在此之前有什么变化吗?”第二间放映厅,记者问刘义。
刘义说道:“故事的整体框架,是制片人也是《希望》男女主楚轩和刘艺妃提供的,我只是负责把其中的故事脉络和细节逻辑梳理好。”
“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中有几段回忆式镜头画面,都是一些发生在地球上的CG画面,这些画面是用来解释世界观背景,以及故事的起因。”
“其实CG片段原本是完整的,在《希望》第一个版本中是集中放在开头的,一共两分钟。”
“之所以把它打散,是为了让故事节奏和镜头下产生的情绪更紧凑、更跌宕起伏,所以就有了这第二个版本。”
刘义他们之所以让《希望》有这第二个版本,除了删减一些镜头减少一些时间来应对戛纳的短片审核标准外。
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让剪辑风格符合欧美市场。
这就好比写小说,第一章全是背景设定且不见主角,这放在网络小说之初,读者因新鲜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可一旦看多了小说就会厌烦这样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写法。
影视剧也是一样,在前年第一个版本中,地球灾难的两分钟CG画面是《希望》开头,这两分钟的画面也是用来介绍背景和故事起因的。
这样的剪辑风格,是很正常的拥有逻辑顺序的蒙太奇剪辑基本法。
因国内科幻影视市场空白,不论怎么剪辑,观众也会有新鲜感,因此也对《希望》第一个版本津津乐道。
可这样的版本放在欧美,足足用两分钟的开头来介绍背景设定,且没出现主角的情况下,长时间缺失主体的剧情会让看多了科幻的欧美观众造成劝退效果。
在刘义对剧本调整下,就将两分钟设定打碎并挑出来,让故事开头就直接从男女主主线剧情开始。
开头不讲任何设定、不讲任何背景,只讲主线的镜头语言,让观众自己去看、自己去体悟、自己去分析,然后在后续根据剧情适时插入讲背景和设定的片段,用来解释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