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兵法的尽快推动,可以很快的补充兵员,同时将现在新军中有能力的打散、擢升,完善国朝军备布局。”
韩琦从来没放松过对武将的警惕。
这样的话说出来,虽然有理有据,可其中的话外之音,很明显是在担心军伍的情况。
尽管他很敬佩官家在收拢军心上的能力,毕竟没真的在讲武堂待过。
能放手让武将管军事,这也是因为有文佐官的设置,以及新式军备对朝廷的依赖决定的。要想让他信任武将…~除非能把前朝到本朝之间那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改写。
“官家,既然是内阁议事,不如将官制改革之前,官家提出的几件事一并商讨一下。”
“朝廷拿出章程后,也好在第一次大朝会事公布。”
富弼也感觉到了这种机制的效率很高。
既然王介甫和韩琦提出来了,不如也尝试一下内阁议事机制。
事不多。一个是役兵法,一个是编户和开放万民流动,一个是对国朝的驿站改制。
“官家,役兵法臣有疑问……”
张方平焕发了仕途第二春,议事一直很积极。
“第一问题,既然朝廷规定凡适龄壮丁均有义务服国朝兵役,为何招兵要实行自愿制?为何不参照原来的民役制度,实行强制性服兵役?自愿服兵役,能否为国朝招收够需要的兵员数。”
“第二个问题,将役兵制作为地方州府郡县官员的考评内容,是否会导致强行摊牌?还有就是,士子服兵役将根据什么标准来定官阶?”
张方平确实是用心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