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王神爱不信佛还能如何?释道教人修来生,无论如何也有个精神寄托,至少有青灯古佛陪伴。
谢道韫情不自禁的拿王蔓与王神爱做起了对比,这两个女子都有着惊人的美貌与显赫的出身,在才情方面,王蔓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她清楚并不逊于王神爱,再说到身世,尽管王蔓家族被诛,却寻到了个好男人,可以为她挡风遮雨,可以带来幸福,而王神爱,只能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跟着傻皇帝品味一生的苦痛。
一瞬间,谢道韫的心里充满了浓浓的愧疚,她认为王神爱之所以会落到这般田地,与自已和王凝之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王献之于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郁郁而终,而王神爱于太元二十一年嫁给了司马德宗,这十年内,自已夫妇并没有尽到一个伯父伯母应尽的责任,尤其是孝武帝下诏立王神爱为太子妃时更没有半句反对!
是什么使得自已如此麻木?莫非预见不到王神爱嫁了个傻太子的后果?谢道韫暗暗摇了摇头,那么,便是高门甲族与皇室之间的相互联姻使自已司空见惯,根本对当事女子的酸楚视若无睹?
谢道韫突然意识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便是万恶的联姻,人人都认为联姻天经地义,可是,联姻真的合适吗,有征求过当事女子的意见吗?
自然而然,道韫想起了自已的小叔叔王献之,假如王献之坚决不奉诏与郗道茂离婚,莫非还能被下狱治罪?无非是终生不用罢了,可惜王献之的反抗不彻底,拗不过孝武帝另娶新安公主为妻。
孝武帝固然强势,可王谢也不是软柿子,在王神爱的婚事上,如果自已当年能与王郎上表反对,也许王神爱的命运有可能被改变,就算无功而返,但至少反抗过了,心里的愧疚会少一些,然而,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后悔又有何用?
谢道韫生出了种无颜相对的感觉,下意识的向四下里望去,几案上的几本佛经令她的心里更添酸涩,分别是《明报应论》、《三报论》与《妙法莲华经序》,虽是慧远的经论,字迹却娟秀传神,颇得王献之遗风,显然是王神爱亲笔抄录。
仅一扫便收回目光,谢道韫勉强保持面容不变,赞道:“慧远禅师弘护佛法,尊严僧格,道隆德盛,威神莫测,启建莲社,上品往生,乃大功德道人,侄女能以慧远为师,甚是令旁人羡慕,来,不说这了,伯母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太原王蔓,王孝伯的遗女。”
面对着王神爱,王蔓什么赞美客套话都说不出口,王神爱的活死人模样如何赞美?度把握不当反会被认为是讽刺。
卫风的任何一个女人,包括最心不甘情不愿的褚灵媛在内,王蔓能都在短时间内拿出应对方法,偏偏对王神爱束手无策,只得中规中矩施了一礼:“太原王蔓见过姊姊。”(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