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你翻开历史课本,上面也对大唐和吐蕃的和亲大加赞扬,毫不避讳的说有利于双方都发展,减少了战火,使得双方百姓都得到了休养生息,促进了民族融合。
这当然是对的,客观上确实是这样的。
问题是,和亲的时候不管是大唐还是吐蕃,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客观事实,而不在当时他们的考虑之列。
所以等到双方的实力都壮大了之后,那颗野心就又开始蠢蠢欲动。
亲家?
不存在的,该打还是打,该抢还是要抢。
于是吐蕃突然出兵,占领了土谷浑。对于这块土地,吐蕃垂涎已久。不仅是因为地盘大,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是大唐和西域的中转联系之地,富庶繁华。相比于吐蕃的贫穷,土谷浑绝对是富人。
可惜土谷浑自身根本就无力保护自己的财产,而大唐现在忙于对高丽的战争,几乎所有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抽调过去。
在西面,坚守不成问题,可是要再打一场,就困难了。
于是土谷浑在吐蕃眼里成了一块无主的奶酪,谁抢到了就是谁的。
常年在高原生存的吐蕃练就了强大的体魄,土谷浑的那点兵力根本就不够看,吐蕃还没出全力,土谷浑就缴械投降了。
而现在李治对高丽的战争已经取胜,自然就要抽出手来教训一下吐蕃。把土谷浑抢回来是起码的,毕竟这关系到大唐的脸面。
而李治也很有自信再次取得胜利,因为现在的大唐兵强马壮,经过了几次对外战争,大唐的军队已经被磨砺的能征善战。而且又有薛仁贵这样的猛人在,打赢吐蕃好像问题不大。
于是薛仁贵再次出发了。
可惜的是,李治给薛仁贵配了一个不靠谱的副总管,正是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薛仁贵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