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长孙二郎非常想知道这人去定襄做什么?正在好奇,前面的柳木兰脚底一疼一抖,摔在了地上,艰难爬起来,继续赶路。
长孙二郎看到这人的鞋子磨破了,脚趾露在外面,到底是什么新年支持他往前走!
“大宝,二宝,我们问问路边那人是去哪?如果顺路,就捎带他一程吧。”长孙二郎是个善良的孩子,越来越好奇变为怜悯。
“二少爷,我们有公务在身,闲杂人等还是小心一点好。”大宝不是不同情这人,可是还是不想节外生枝。
长孙二郎一路觉得无趣,而且他带了这么多侍卫,就算这人有歹念,也不会伤他分毫了。
“去问问吧!”长孙二郎吩咐,这人是汉人模样,此等炎热天气,如果不是不得已的苦衷,也不会以残疾之身忙着赶路。
大宝只好下马,走到柳木兰身边问道:“你是何人,去何处?”
柳木兰感觉这一行人对他并没有恶意,而且冲他们的服饰上可以看出是大唐官员,站好抱拳说道:“草民洛阳人士,出兵突厥征兵之时,草民腿生顽疾,有负皇恩,不能上阵杀敌。可是草民的柳木香顶替草民的名字替草民从军。我们兄弟二人相依为命,草民放心不小,所以才从家乡感到边关,打听弟弟的下落,想知道是死是活,要不然草民寝食难安,有愧临终父母所托。”
大宝一听,这人还挺惨的,看着人穿着就知道是个穷人,能有这份心,算是不错了,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说道:“这些钱你拿着,路上买点吃的。”
柳木兰不想要,可想到已经身无分文,越往西北,越是荒凉,也讨要不到吃的东西,只好接下铜钱,感激说道:“敢问壮士姓名?草民若有机会一定会如数偿!”
“不用了!”大宝快步上马,去回复长孙二郎。
长孙二郎一听,问道:“洛阳人士?那你听的口音没问题吧?”
“没问题,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士,看他说话也不像是假的,更为难得那份兄弟之情,弟弟替兄从军,哥哥千里寻弟。”大宝略有同情说道,想到他的弟弟,以后对他好点。
长孙二郎想到了在草原打仗的大哥,大哥以前对他们不理不问,可是最近一年来,不仅对他这个嫡亲的弟弟好,对下面的弟弟妹妹也很好。
“既然是去定襄,那就让他和我们一起赶路吧。大宝,你进来和我一起坐在马车里,匀一匹马给那个人骑吧。”长孙二郎想到这人的兄弟毕竟也是上阵杀敌的大唐兵士,还是给点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