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坊>都市>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 > 第二七三章 罢黜阁老
    作为大明帝国“内相”,刘瑾开始知道了自己肩上扛着的责任,而自己所执掌的司礼监,也不再是自己权势的象征和争权夺利的工具,开始成了真正的为大明每一件国策批红审核的国家机构,成了为天下,为百姓们谋福利,为国家图发展的行政机关。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刘瑾的声音不同于以前刺耳的公鸭嗓了,声音显得很是微弱,犹如大病初愈一般,站在朱厚照旁边也是渐渐显现出阵阵疲惫。

    对于刘公公的“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要是以往少不得又要有人跳出来指着刘瑾说上一些“无信无义,无德无良,甚至是欺君罔上”之类的话了。

    可是如今,只要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位大太监从此以后算是彻底洗白了,就连刘健这样的权臣都倒在了刘瑾的脚下,以后又还有谁能够阻拦这位权阉的崛起呢

    要想再出现一位犹如刘健这样的权臣,又要花多少年呢到时候恐怕刘瑾都死的骨头都化没了吧。

    大臣们的情绪都显得不是很高涨,透过这件事情,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刘健的倒台和刘瑾的崛起,更是意味着内廷的权势更进一步,同时也意味着陛下所代表的皇权愈发的强势了。

    毕竟内廷本就隶属于皇权,本就是天子家奴所组成,如今内廷和君权增强了,臣权自然也就被压了一头,而且是狠狠压了一头。

    对于辽东战事爆发之前,朝堂上关于大明皇军和北洋水师的归属问题,经过了这些破事,必定也有了定论。

    你们文官的领头羊都被人家宰了当作替罪羊了,还有谁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文官集团恢复士气和胆量呢谁还有胆子轻易对内廷,对陛下宣战,掀起新一轮的朝堂斗争呢

    尽管心里极大的不愿意,到如今大家都只求自保,谁又还有心思和胆量与朱厚照计较这些东西呢可别忘了现在还有十多只鸡被关在大牢里呢。

    “陛下,臣有事要奏。”刘健不在,李东阳身为次辅,自然只能主动挺身而出了。

    “李师傅但说无妨。”如今自己已是必胜的局势,李东阳等人又主动配合自己清算刘健,给自己减轻了不少压力和阻力,对于这位仅存的老师,朱厚照还是比较珍惜的。

    “启禀陛下,对于内阁首辅刘健刻意结党营私,污蔑于刘瑾刘公公,又恶意煽动百姓和百官情绪,还在暗中派人恶意在京城里行凶纵火,烧毁了刘公公的宅子,让刘公公完成了重伤,更是让几十条生命死于此次动乱之中。”

    “再者,刘健主动答应要与刘公公举行赌约,如今胜负已定,结果已出,此事有百官同僚们一同见证,又是陛下亲自做保,臣以为也该有个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