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钱明月才穿好衣服,府门来报,说圣人派了十二台大轿来请太傅入宫。
大轿安排得挺适宜,钱明月摘了乌纱帽,侧卧在里面还算舒服。
但她无法舒心,想着那语焉不详的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都用了,怎么不多写几句话呢?
哪个武官身边没有文人师爷,自己不会写肯定有人帮他写,何况高品阶的武官都是文武双全的。
为什么不多写呢?
不是时间来不及,不是不会写,那只能是不愿写?
为什么不愿写呢?只怕是想试探圣人的态度吧。边关武将对京城发生的许多事情不了解,或许只当小皇帝是个年幼荒唐,动辄处罚大臣的君王。
文华殿里,早就闹翻天了。
起初只是徐平成入宫,说户部实在没钱没粮往边关送,还是那老一套。
又说:“圣人,臣有一计,或可缓兵。”
“什么计?”
“派使节出使番邦,和谈。”
司马韧立马反对:“求和岂不是有辱大梁的列祖列宗!”
谢傅詹说:“司马大人想岔了,这是战是和要量力而行,不可意气用事逞英雄。”
“汉高祖曾跟匈奴和亲,唐高祖也曾与突厥定下和盟,派使节和谈并不损颜面,只要圣人卧薪藏胆、励精图治,定能像武帝荡平匈奴,唐太宗击溃突厥一样,击退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