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明月打断他:“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谢大人,我们还是赶紧处理政务吧。”
国子监祭酒甘本长递来国子学、太学招生考试的具体行动方案,请小皇帝定夺。
小皇帝说:“朕去换衣服,让钱氏看看吧。”
钱明月错过了午觉,有些头疼,不想看文言文,说:“奏折还是圣人御批比较好,你们是怎么准备的,先与我说说,我们商量一下。”
“明日起对所有在京城的外地举子登记造册,共十日。十日后不再接受登记,不在册内的不准考试。考场设在贡院……”
钱明月说:“消息在京城各繁华地段张榜公告,免得有人消息闭塞不知此事,回头又来埋怨你们处事不公。公告五日后,再进行登记。”
甘本长说:“可这样会有附近的举子闻讯赶来。”
钱明月说:“来了更好,你们可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个学院好不好,不光看师,也看生。”
“若国子学太学继续只招收官宦子弟,只怕将来会不如各地的书院。圣人此举,不仅是为了安置外地举子,也是为了让国子学和太学焕发生机。”
甘本长肃然道:“请钱姑娘转告圣人,国子监一定不遗余力整治学风,为朝廷培养栋梁。”
钱明月说:“科举不问出身,不管出自哪个书院还是国子学太学,只要是贤才便予以录用。但国子学和太学若失了在士林的尊崇地位,甘大人脸上可无光啊!”
抱歉,你不是在为国家培养栋梁,你是为了自己学校的声誉和自己的政治前程。
甘本长这才意识到,钱明月对国子学的不满很深,这个女人的话轻视不得:“此番能得以优中选优,招考天下英才,真是国子监的大幸。”
在前世,举办一个大型的活动是要消防、安保、医疗全部配套就位的,这时代没有这种理念,出了事情就要当事人自认倒霉。
举子们可不是一般百姓,如果他们不认倒霉呢?可能写篇文章就让人上百年都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