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混乱、最让人难以琢磨的一套官制系统。
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和开国之初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当然,也和读书人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分不开的。
文官其然,军官亦然。
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安史之乱后,藩镇做大,时刻威胁中央皇权。
即便是唐朝灭亡,也为能解决藩镇问题。
反而唐朝因藩镇而亡,唐朝灭亡后,华夏战乱不断,各节度使已经不满足节度使的称号,干脆开始称王称帝。
皇帝轮流做,武将夺权,弑君杀父,轮播上演。
郭荣死后,赵匡胤黄袍加身。
鉴于这种混乱局面,便开始采用一系列手段来弱化节度使的权力。
主要是先派自己的心腹大将去接任地方节度使,但这样还不够,自己在世的时候,还能压住这些心腹大将,哪天自己归田了,这些心腹大将掌管一方军政,岂不是又要上演藩镇格局?
所以赵匡胤便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
什么是强干弱枝?
后世许多人都指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自废武功,不知道最先对杯酒释兵权有这样的评价的是哪个脑残史学家,反正毒害了后世一大票键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