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米之类的,咱们还可以买点别的,豆子花生之类的。”
相对于主粮和肉之类的,这种非主粮的东西,价格要低贱一些,农民们卖掉的可能性也大一些,每家每户的家里的量可能不大,但是多收几家的也能买到不少。
朱凤英觉得邓秀宁说的很对,高兴地说:“你这丫头,小小年纪,怎么脑子就那么聪明呢?我记住了,回头收一些回来!”
邓秀宁被亲奶奶夸了,心里也高兴,脑子里的想法也更多了:“豆子咱们可以磨成黄豆面,又好保存又能饱肚子;花生晒干了保存也能放好久了;对了,三大爷家不是有几棵大枣树吗?你回去可要记得问问,能不能买他家的红枣,红枣虽不怎么饱肚子,可是难得是甜口的……”
朱凤英笑眯眯地听着,一条一条记下了。
这样盘算下来,除了主粮以外,其他的粮食也能屯下来不少,比只囤主粮省钱不说,还能常换口味。
邓秀宁心里估算,地窖要是能装满三分之二,三年的困难时期,就能够平平稳稳地度过去了。
可惜那些肉罐头什么的,不太好弄,不然可以多买一些囤起来,也就不怕三年里吃不上肉了。
两个人商量的,都是从乡下弄粮食,因为城里的情况两个人都不太清楚。
邓秀宁想了想,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毕竟现在已经在城里了,还是要从身边着手比较重要。毕竟粮食从乡下搬回来很扎眼不说,也很费力气。
于是邓秀宁说:“奶奶,咱们有时间就去逛逛,看看外头的粮店是怎么卖粮食的。如果遇上价格合适的,咱们也可以买回来。”
而且过段时间,就要更为全面广泛地实行票证制度了,买粮食都要粮票之类的,想买都没那么容易了。
朱凤英现在对邓秀宁几乎是言听计从,就顺利认爹这件事,已经让朱凤英确信自己这个孙女是小人精了。
说干就干,祖孙两吃完饭,收拾了一下家里,朱凤英就带着邓秀宁出门了。
关上院子门,邓秀宁回头看了看自家院子,说:“咱们院墙还有点矮了,回头要让爹再加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