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喝汤。”
邓秀珍盛了三碗汤,一碗给自己,一碗给林初夏,最后一碗嘛?当然是给蹲坐在专属饭桌前的小黄。
林初夏点点头,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吹凉了些后,送到嘴里,立刻就被椰汁鸡汤特有的清甜鲜美味道给征服了,毫不犹豫地将整勺汤咽下肚。又埋头灌下大半碗汤手,才在邓秀珍那连番的“慢慢喝,别烫着”的叮嘱声中,抬头,朝邓秀珍竖起大拇指。
“妈,这汤,绝了!”
“好喝吧?”邓秀珍笑弯了眼,却并不将所有荣耀全部揽在身上,“椰子是前几天,我去商场买回来的,特意挑了水分最足的。鸡是你爷估摸着你放假的时间,特意提前捉了送过来的,按照你说的散养了半年,吃虫子和小米养大的小母鸡,肉嫩而不柴,营养又美味。”
“妈,想要炖出一锅好汤,不仅要挑选新鲜又合适的食材,还需要有一手经过千百次才锤炼而成的好厨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手感。”
林初夏却不这样认为,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是,在两个当事人,其中一个不在的时候,适当地夸赞在面前的这位,不是更好?
当然,这其中,也是需要注意一个“度”,过犹不及。否则,真出现“夸一个,贬另一个”的情况,也就算了。怕就怕,到头来,这被夸的人心里会忍不住路嘀咕“在我面前,就肆无忌惮地吹捧我,到了对方面前,会不会也无所顾及地贬低我”,最后,在“纸包不住火”的情况下爆发了,那才是哭都找不着地儿。
就如此刻,邓秀珍就再次笑眯了眼,一边给林初夏添汤,一边还特意挑了好几块林初夏最爱的紧实又鲜美的鸡肉块,放到林初夏面前的蘸碟里:“好吃就多吃点,把锅里的鸡吃完后,我们再下丸子和牛肉卷。”
“还有你最喜欢的羊肉,这是你许阿姨找人,从新省空运过来的,你尝尝,是不是你小时候吃过的味道?”
“腐竹和粉条是你二爷一个朋友家里自己做的,他们那家子住在山窝子里,那地方太穷了,出门去镇上赶个集,都要翻两座山,走一天一夜才能到,所以,一年到头,他们也就出去两三次,买些盐、牙膏和毛巾这些必备生活用品。”
“不过,那地方,虽然穷了些,偏了些,但是,山里的人都不用化肥,也不打农药,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种出来的蔬菜粮食,味道确实比外面买的纯正很多……”
如果说,前世是林初夏给邓秀珍科普这些知识,那么,今生,就变成了邓秀珍反过来和林初夏科普,或者,也可以说是絮叨这些消息。
当然,邓秀珍的关注点在于,怎样用这条线,买到更多更好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粮食。即便,受制于当地环境、气候和人力等条件,而没办法用这些蔬菜粮食来开一家绿色有机食品店,但是,能买到足够自己一家日常生活吃用的,也是好的。倘若,年限能少则十几二十年,长则一辈子,那就更棒了。
而,林初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