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两天的时间,大量的人携带家中的细软离开淮安府城,这里面包括绝大部分士大夫家族之人,也包括了不少的商贾,甚至漕运码头的不少漕运船主,也驾驶漕船,朝着杭州的方向而去,离开了淮安府城。
寻常的百姓不可能知道流寇即将进攻淮安府城,但士大夫肯定知道,一些商贾肯定知道。
如此之多的人离开淮安府城,朝着其他的地方而去,这样的情形,对于稳定府城的局势,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但不会有人去追究此事,谁都明白其中意思。
更加过分的是,漕运总督府以及淮安府衙的部分官吏,也偷偷的离开府城。
负责漕运总督府所有事宜的坐粮厅郎中,睁一眼闭一眼,没有过问和追究。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知道消息之人选择离开,这很正常,但是官吏也纷纷离开,这就说不过去了,毕竟官吏需要尽职尽责,固守城池。
热闹喧嚣的漕运码头,变得略微沉寂,熙熙攘攘的淮安府城,也变得略微安静。
到了第三天,一些百姓也开始加入到离开府城的大军之中。
形势眼看着就难以控制,坐粮厅郎中终于出面了,他与漕运副总兵、淮安府知府刘大人分别商议之后,下达了命令,北门、东门和西门部关闭,驻守南门的军士,严控出城之人,除非是有漕运总督府的手令,否则任何人都不得离开。
有权有势的人早就离开了淮安府城,剩下的几乎都是寻常的百姓,漕运总督府当然不在乎了,所以命令很快得到执行。
漕运总督府的命令,在府城引发了轩然大波,传闻满天飞,有关流寇即将进攻淮安府城的消息,终于传扬出去了。
。。。
孙可望率领的五万义军军士,距离淮安府城只有二十里地了。
斥候一直都在禀报淮安府城的情况,得知大量的人员和船只离开淮安府城,孙可望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那些离开淮安府城之人,一定携带了大量的财富离开。
大军的行军速度已经够快了,原本需要五天到六天的行程,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每日天不亮就开始行军,一直到天色完暗下来,大军才安营扎寨歇息,行军过程之中,没有歇息的时间,吃饭都是一边走一边吃,目的就是节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