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放轻了捶衣的动作,微笑倾听。
箫声在山村上空回荡,与天籁人声和谐地交织成一片,成了春夜奏鸣曲的一部分。
杜鹃告诉林春,做木工的手上功夫可以靠练习逐步提高,但有些东西却不是靠练习就能够提高的,比如对大自然的感知能力。
她觉得林春的手艺已经上升到艺术的层次,若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必须对身周事物形成敏锐的感知能力,意会常人意会不到的内涵,因此建议林春学吹笛。
音乐可陶冶情操,有助于净化心境,达到空灵境界。
弹琴当然也可以,可是村里没人会弹,吹笛许多人都会。
恰好任三禾会吹箫,于是林春就学了箫。
刚开始的时候,吵得四邻不安。时间一长,大家就听习惯了,每晚伴着箫声入睡。要是哪天林春没吹,有人还不习惯呢。
当然,也有那粗鄙煞风景的。
比如就有汉子道:“这娃子,哪来这好的精神,天天吹!”
他累得半死,恨不得倒头就睡。
另一人接道:“十几岁的男娃,精神能不好?大了,想媳妇了。连猫都叫春呢,别说十几岁的男娃娃了!”
若是林春听见这话,怕是要一头从房上栽下来。
虽然在这样的春夜,少年确实有些情意绵绵,但跟“猫叫春”相提并论,想必他也无法容忍。
被和“猫叫春”相提并论的不止林春一人。他才吹了一会,村子中央就遥遥传来应和声,中气十足,十分急切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