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冷声道:“你说什么?陛下错了?”
朱祐樘🟕🜽面对朱烈这样的功臣,这会儿已全无帝王的架子,笑着宽慰:“欸,谢🛷先生,不可对朱将军无礼。朱将🔑⛞军,你且说朕何处错了?”
朱烈道:“陛下说,这是土木堡的最后一战,这句错了。土木堡而后还有一战,是一个叫乌力查的鞑子大将,带了两千多兵马,妄图在土木堡外牵制堡内兵马回京师勤王,结果沈大人当机立断,在十月二十六📫举兵与乌力查的兵马奋力一战,又是大获全胜!”
……
……
之前沈溪对朝廷奏报自己的功🟏劳,乃是在乾清宫当着皇帝和群臣的面说出来的,弘治皇帝听了根本就没太当回事。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谢迁对沈溪的指示,奏报功劳时要尽🜏🁈🃲量压低自己的功劳,不可过分渲染自己在这一战中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沈溪当时在朝堂上所说的内容🖿😜🂊,都没有具体的证明来佐证,说一句“十月二十六突围一战破敌🁡上千,即回兵居庸关”,连具体杀死杀伤和俘虏多少鞑靼兵都是一笔带过,谁也不知道这一战🛎🛌具体是什么情况。
现在把级献上来后,情形自然就不同了,功💠📒🚐劳最直观的体现,便是级。
沈溪在土木堡经历了🂭💀🎬连场血战,对亦思马🝛因部所造成的打击,几乎是摧枯拉朽带有毁灭性质的,亦思马因也正是因为看到攻打土木堡无望,才会选择撤兵到🌰宣府,而后又图谋草原霸业。
在亦思马因的逻辑中,自家损耗那么多兵马💠📒🚐,如果被达延部乘胜攻打下了明朝京城,又或者是安然退出中原,那自己实力大损的部族以后必然无法在草原上立足,为避免鹊巢鸠占,干脆来个先下手为强。
“好,打得好!”
朱祐樘直接称赞起来。
皇帝以前很少这么赤果果地称赞人,朱祐🝛樘懂得驾驭群臣之道,不能随便在大臣面前夸赞谁,也不会刻意去贬低谁,谁有本事谁没本事,在心中记住便可,以后给下面官员升降的时候,他心里🕍🈕有数,在升迁和降职上就会体现的很明显。
沈溪率部在土木堡连番大战下来,直接🙗💎灭了鞑靼过两万兵马,朱祐樘不由要在心里琢磨一下,如果这两万兵马不是被沈溪所灭,而是放到京城来,那京城九门是否还能在鞑靼人的猛攻之下守住?